一、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多少是晚婚
在我国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规定了法定结婚年龄,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,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。但对于晚婚年龄,法律并没有明确统一的规定。
过去,在计划生育政策背景下,一般认为男二十五周岁、女二十三周岁以上结婚为晚婚。然而,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形势变化,计划生育政策已调整,相应的晚婚概念也逐渐淡化。
需要强调的是,法定结婚年龄是强制性规定,未达到法定年龄结婚的,婚姻无效。而所谓晚婚更多是从社会倡导、人口政策等层面来考虑。从个人角度看,选择合适的结婚年龄应综合考虑自身的生理、心理、经济等多方面因素,确保在具备足够的能力和条件时步入婚姻,以更好地承担起婚姻所带来的责任和义务,维护婚姻关系的稳定和幸福。
二、未到法定年龄结婚有什么法律后果
未到法定年龄结婚,在法律上会产生多方面后果:
一是婚姻效力问题。未达法定婚龄而登记结婚的,该婚姻属于无效婚姻。婚姻登记机关一旦发现,有权撤销该婚姻登记;法院在受理相关申请后,经审查属实,也会依法宣告婚姻无效。
二是人身关系方面。无效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,双方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。比如,相互之间不存在法定的扶养义务,一方不能以配偶身份主张继承另一方遗产等。
三是财产关系方面。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,由当事人协议处理;协议不成的,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。
四是生育问题。未达法定年龄生育子女的,可能违反计划生育政策,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抚养费等责任。同时,在子女抚养、教育等方面,父母仍需承担法定责任。
总之,未到法定年龄结婚存在诸多法律风险,应遵守法律规定,在达到法定年龄后再登记结婚。
三、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生孩子怎么上户口
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生孩子上户口,需按以下情况处理:
一是随母落户。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,由母亲持本人身份证、户口簿、婴儿的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,向母亲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出生登记,派出所会依法予以办理。
二是随父落户。若要随父亲落户,除了母亲的相关证件及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外,还需提供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,证明父子关系。父亲持这些材料到自己常住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出生登记。
同时,非婚生育违反了我国计划生育政策,可能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。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,由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。缴纳社会抚养费是落户的前置程序,具体缴纳金额及缴纳方式,当事人可向当地计划生育部门或相关政府机构咨询,按规定完成缴纳后,再办理孩子的户口登记事宜。
以上是关于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多少是晚婚的相关回答,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,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、合适的律师,深度沟通法律需求,快速获得解答!